基層要聞
陜北礦業:科技繪出綠色發展“美圖”
“礦在綠中、路在林中、樓在園中、花在叢中、人在畫中”是陜北礦業韓家灣煤炭公司給人的第一印象。深入其中才發現這藍與綠、黑與白相融相交,在這個軍轉企業的紅色氣質映襯下格外精致。這幅高清美圖背后是陜北礦業公司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主動適應環保新常態,在“碳達峰”和“碳中和”進程中助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礦區。
采煤不見煤給礦區開“美顏”
“走進集控室,閃爍的數字、高清的液晶顯示屏上,就能反映出我們214201工作面的一切動態,記憶割煤、適時調整,這才是真的采煤不見煤。”韓家灣煤炭公司采煤機司機陳飛激動地說。
“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科技的賦能必不可少。”在這種理念引領下,陜北礦業公司針對作業環境的改善開出了一系列礦區美顏良方。
遠程集控系統、智能化工作面、智能化防塵系統安裝、凈化水幕、矸石不升井示范工程、智能化洗選工藝改造、智能洗車技術創新接踵而至,“分采、分裝、分運、分選、分銷售”管理創新撲面而來,從臟亂差到潔美新,從煤塵飛揚到一塵不染,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就是陜北礦業送給工作8小時一線在崗工人的綠色福音。
“即使開窗辦公也不用擔心煤塵,空氣新鮮了,心情也就暢快了。這么多年,身邊的同事一個都沒有塵肺病。”韓家灣煤炭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部奧北鏞欣慰地拿出了他為職工定制的心理咨詢、TCT篩查等健康守護套餐。
處處披綠裝給礦區調“濾鏡”
“樟子松、云杉、垂柳,這幾種苗木質量優良,易于存活,防風固沙,給點陽光就燦爛,只要一年一年種,礦區處處都能披綠裝。”陜北礦業檸條塔公司黨委委員、總工程師王建文在礦區邊坡綠化設計圖上一筆一畫認真地作答著。
陜北礦業公司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調整礦區濾鏡新視角,為職工打造靚麗“雄安礦區”的綠色名片。
韓家灣煤炭公司根據陜北礦業“542”生態環保管理體系,制定了“1453”生態環保管理模式,矸石綜合利用33萬噸,規范處置生活垃圾245噸,礦井水實現100%達標排放。
檸條塔礦業公司“引進來、種上去、沉下去、跳出來”的思路,大膽嘗試應用新能源產品,開展了燃煤鍋爐綜合整治,拆除了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完成了工業場地4臺20蒸噸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拆除了南風井2臺6蒸噸熱風爐、1臺2蒸噸熱水鍋爐,投用了1臺3.9MW電鍋爐……通過護坡改造、土地改良、梯田綠化、經濟林建設、景觀打造等,打造成“115”園林景觀,林草恢復系數達97.48%,保持了“春有鳥語花香、夏有小橋流水、秋有層林盡染、冬有松柏長青”的永恒顏值。
“從最初的幾顆垂柳到如今的一片柳林,環境變得濕潤了許多,漫步礦區猶如身處都市的森林公園??吹胶⒆觽冊诰G色草地上嬉戲打鬧,仿佛自己也年輕了許多。”檸條塔礦業公司職工眺望著前方花園陷入無限期待。
廢水循環變活水給礦區做“精修”
“將洗過煤的水經過凈化沉淀處理后循再使用,污水變清水、變死水為活水,才是綠色發展的王道。”韓家灣煤炭公司選煤廠黨支部書記穆國濤侃侃而談。
勇擔“深耕生態優勢,提速綠色趕考”使命,陜北礦業公司引進110/N00新工藝、安裝智能型隔爆裝置、協調推進污水處理站升級改造、部署在線監測系統、洗煤廠技改,從內到外、從下到上對礦區進行了精修,勾勒了國家級綠色礦山新輪廓。
聚焦“雙碳”目標,通過開發利用地熱能、太陽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加大發掘礦井乏風、礦井水乏能、空氣熱源等廢能,引入市政供熱管網,構建多能融合的能源供給體系。同時堅持礦井水“清污分流、分級處理、分質利用”的原則,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思路,統籌井下生產回用、地面農用灌溉、周邊生態補給用水關系,以水治水、宜水則水,超前算好生態、經濟兩本賬。
“要像管安全、管環保一樣高度重視、努力加快生態治理工作,切實為職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微環境。”陜北礦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郭佐寧說。
利用沉陷搞重建給礦區加“特效”
“一定要做好采煤區生態治理與環境保護,彰顯國有企業的使命與擔當,最終形成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陜煤集團副總經理尚建選在召開《陜北煤礦區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及生態重建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專題會時作出要求。
利用沉陷搞重建,利用變化找規律。三年來,陜北礦業公司搭載校企聯合快車,通過理論方法、實驗測試和綜合探測等方法,推行3+2的模式,與彭蘇萍院士研究團隊確立《煤炭開采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研究》研究課題,通過系統觀測地表移動規律和沉陷參數、地表移動變形規律和地表裂縫發育規律,揭示煤炭開采對地表水土環境的影響規律,定量分析土地損傷的自修復時效和能力,為生態修復技術的選擇和生態脆弱區資源環境協調開采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趟出了特色的生態重建之路,生成采煤沉陷區立體生態重建的疊化特效。
按照“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區別空間,豐富功能;結合地塊,主題彰顯”的規劃主題,依托“梯田+經濟果林”的產業模式,檸條塔礦業公司采取“農戶+企業”的合作模式,結合地形特點和土壤結構,種植油菜花、枸杞、桃樹、杏樹等經濟作物,2345.6畝的沉陷區舊貌換新顏,有綠更有金。
紅柳林礦業公司按照土地復墾要求,完成了31000余畝塌陷區治理,采煤沉陷治理率達95%,為職工建立了一個宜學宜居宜發展的新環境。
負責給采煤沉陷區樹苗澆水的檸條塔村民武玉雄說:“現在山上的溝壑被填平了,經過種植經濟林,把曾經的荒山坡變成了‘聚寶盆’,山頭也更綠了。我們不僅能享受土地流轉費,還能就近上班,多好的事??!”(楊瀏)